潢川微帮

时间:2017-07-04意向客户:
  • 品牌名称:微帮平台
  • 认证状态:已认证
  • 潢川微帮微信号:aaa992878
  • 所在地区河南省
  • 加盟状态:招商中加微信aaa992878抢占名额
  • 粉丝数量
  • 潢川微帮广告价格
潢川微帮简介

 潢川,古称光州,是中华黄姓和浮光陈氏发源地,位于河南省东南部,信阳市中部。民国二年(1913年)光州改名潢川。潢川南依大别山,北临淮河,位于东经114°53′~115°21′,北纬31°52′~32°22′之间,西靠光山,南接商城,东连固始,北与息县、淮滨隔淮河相望,自古为豫东南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这里不但历史悠久,也是英雄辈出之地,更是“莫道楚乡风物陋,文章屈宋到如今”的人文荟萃之地。潢川是集公路、铁路(京九铁路、宁西铁路、京九高铁)、水路(淮河)、航空(潢川机场)为一体的交通枢纽,被誉为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“金三角”,为重点建设的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。潢川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,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,土壤肥沃,物产丰富,素有“鱼米之乡”之美誉,有“中国优质糯米之乡”、“中国花木之乡”、“甲鱼王国”之称。盛产水稻、油菜、小麦、水产等,特产有光州茶、光州贡面、中华鳖、潢川金桂、卜集州姜、淮南麻鸭等。潢川县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、全国花木生产基地县、全国肉类产量百强县、全国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县、全省渔业重点县、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、全省生猪出口基地。潢川开发区是信阳唯一的省级经济开发区,目前正积极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。信阳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推进潢川、光山两县一体化发展,构建市域副中心城市,支持撤县改市申建光州市。[1]  到 2020年,潢川、光山城区常住人口分别达到50万和30万,两县形成一体化发展格局

640.webp (1).jpg

640.webp (2).jpg

历史沿革

潢川古为光国。《光州志·点校本》记载:“黄帝之子二十五人,为姓一十有二,其结姓分国,见之于古籍者,一曰光。”《国名纪》云:“《春秋图》有光国,今光州是也。”《禹贡》载:“为扬州之域,三代因之,春秋时为黄国。”[3] 春秋时为黄国。是中华黄姓发源地;战国四公子之一,楚相春申君黄歇故里。鲁僖公十二年(公元前648年),楚灭黄,黄地入楚。[3]  黄国虽立国久长,但在历史上不过是一个势力不大的弹丸小邦。两周之际,随着楚国日益强大,不断向四周扩张势力,黄国与随国(在今随州)结成同盟,共同抵抗楚国的威胁和侵略。《十三州志》云:黄不事楚,曰:自郢及我九百里,焉能害我?正是黄国的大意以及黄、随的抵制惹恼了楚国,最终导致“鲁僖公十二年,楚灭之。”因而今潢川在战国时期属楚。潢川回忆 光州历史(52张)秦并诸侯,分全国为36郡,初属九江郡,后属衡山郡,置弋阳县,治在今黄国故城,为潢川设县之始。[4] 西汉初(公元前206年)弋阳县,隶汝南郡。[3]  东汉初(公元26年)改弋阳为弋阳侯国,仍隶汝南郡。[3] 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文帝黄初元年(220年)分汝南、江夏2郡地置弋阳郡,郡治弋阳县(今河南潢川县),弋阳县为郡治,辖弋阳、期思、轪和西阳4县,隶豫州,始系郡、县同治。[4] 南北朝时期:宋武帝永初三年(422年)弋阳郡辖弋阳、期思、安丰3县;文帝元嘉二十五年(448年)以蛮民居地立茹由、乐安、光城、雩娄、边城、史水、开化7县,均隶弋阳郡;孝武帝大明元年(457年)分弋阳郡立光城左郡,八年(464年)省光城左郡为县,仍隶弋阳郡;齐高帝建元元年(479年)弋阳郡领弋阳、期思、南新息、上蔡、平舆5县;武帝永明十三年(495年)弋阳郡属北魏,只领弋阳1县;梁武帝太清元年(547年)在南光城郡置光州,治光城县(今河南省光山县);简文帝大宝元年(550年)弋阳县归属北齐,定城后齐置南郢州,后废入南、北二弋阳县,北齐武平元年(570年)省北弋阳入南弋阳,更名定城县,治今潢川南城;陈宣帝十一年(579年)北周攻占定城,改弋阳郡为淮南郡,省定城为郡治。[5]  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,较多时期内以淮河为界,北朝占据淮北,南朝占据淮南(光州位于淮南)。各朝或为安置流亡人口而侨置州县,或为招纳士族而虚设官衔,州郡越变越小,县越来越多,甚至有名无实,直至隋朝才渐趋稳定。值得一提的是,南朝梁设置的光州,尽管后来名称多变,却是唐至清代都比较稳定的地方政权。[6] 宋代淮南西路光州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年)废淮南郡,复弋阳郡,复置定城县,统定城、光山、殷城、固始、期恩、乐安6县,隶扬州。[5] 唐代光州属淮南道。唐高祖武德三年(620年)改弋阳郡为光州,以定城为弦州(隶光州),领定城县;太宗贞观元年(627年)废弦州复光州,属淮南道,领定城、殷城(今商城)、光山、乐安、固始5县。[6]  唐睿宗太极元年(712年)光州州治由光山迁至定城(今潢川名光州之始),州辖定城、光山、固始、仙居、殷城5县,隶淮南道;弦宗天宝元年(742年)改光州为弋阳郡;肃宗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光州,隶淮南道。[5] 五代十国期间:五代十国时期,光州辖县仍旧与唐相同。梁太祖开平元年(907年)光州归后梁,乾化二年(912年)属吴国;后晋高祖天福二年(937年)隶南唐;后周世宗显德五年(958年)归后周。[5] 两宋时期光州均隶属淮南西路。[7]  太宗至道二年(997年)领定城、固始、仙居(南宋时省入光山县)、光山4县,原殷城县先改称商城县,后废县改为商城镇,并入固始县。仁宗皇祐三年(1051年)光州隶淮南西路;徽宗宣和元年(1119年)改为光山军,不久又属光州,领属依故;绍兴二十八年(1158年)宋高宗为避金太子光瑛讳,改光州为蒋州,未几即复,定城均为州郡治;宋宁宗建州为两城,南城为县治、北城为州治。理宗嘉熙元年(1237年)兵乱,光州徙治金刚台。清代光州元志元七年(1270年)州治复迁定城,后省定城入州,世祖至元十年(1273年)置光州招讨司,十二年光州属黄蕲州宣慰司,二十三年划归淮西道宣慰司,三十年光州改为汝宁府,领定城、光山、固始3县。[5] 明代,太祖洪武元年(1368年)省定城入州,四年光州改属中部临濠府(治今安徽省凤阳县),十三年仍属汝宁府,原定城县省去,由光州管实土;光州管辖范围扩大到息县。州领三县:固始、光山、息县;宪宗成化十一年(1475年)析固始置商城,隶光州,光州辖光山县、固始县、息县、商城县。[5] 清代,初期光州领属沿袭明治,雍正二年(1724年)升光州为直隶州,直隶河南布政使司,仍领光山、固始、息县、商城4县。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,废州设道,光州改为豫南道(民国三年改为汝阳道),州治更名潢川。光州下辖光山县(今光山县、新县),固始县,商城县,息县(今息县、淮滨县大部)。民国17年,为第三行政区治所,辖潢川、光山、固始、息县、商城、信阳、罗山、正阳八县;民国21年,为河南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,辖潢川、光山、固始、息县、商城、信阳、罗山、经扶县(今新县)八县。潢川记忆(10张)1949年1月31日[8]  潢川解放,设潢川专区,辖潢川、光山、固始、商城、息县、淮滨、新县七县。1952年,潢川及其辖县并入信阳专区。2005年,列为省扩权县。2009年,列为第三批省直管县(财政直管,完全享受省辖市的经济和部分社会权限)。2010年,信阳市成立了常务副市长领衔的“潢光一体化”领导小组,指导两县一体化进程。[3]  信阳市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提出提升潢川作为副中心城市发展水平。加快推进潢川、光山两县一体化发展,构建市域副中心城市,支持撤县改市工作。

0.webp (1).jpg

行政区划

潢川县辖4个街道、9个镇、8个乡及1个国营农场:春申街道、定城街道、弋阳街道、老城街道,双柳树镇、伞陂镇、卜塔集镇、仁和镇、傅店镇*、踅孜镇、桃林铺镇、黄寺岗镇、江家集镇、传流店乡、魏岗乡、张集乡、来龙乡、隆古乡、谈店乡、上油岗乡、白店乡、黄湖农场。[9]  (注*: 国家重点镇[10]  )各街道、镇、乡辖22个社区、250个行政村,其中社区有:西关、文庙、机场新区、春申、五里、奚店、中信、天驹、潢纺,中山、小东关、新园、先锋、新生,中大、南海、大巷、爱国,东关、建国,双柳街,踅孜街。<br>区划沿革<br>2005年,潢川县撤销城关镇调整部分行政区划:撤销城关镇,分设春申、定城、老城、弋阳四个街道;潢川行政区划撤销小吕店乡,将其行政区域划归谈店乡管辖,谈店乡政府驻地不变;撤销彭家店乡,将其行政区域划归白店乡管辖,白店乡政府驻地不变;撤销牛岗镇,将其行政区域划归魏岗乡管辖,魏岗乡政府驻地不变。2011年,城区实施“村改居”,其中弋阳街道撤销建国村,设建国社区[11]  ;春申街道撤销五里村,设五里社区;产业集聚区撤销奚店村,设奚店社区;老城街道撤销爱国村,设爱国社区;定城街道撤销先锋村,设先锋社区。2013年,春申街道增设中信、天驹社区[12]  ;定城街道增设新生社区[13]  。2014年,春申街道增设潢纺社区

640.webp (1).jpg

640.webp (2).jpg

人口

<br>人口<br>魅力潢川(8张)清代时,光州城(今潢川)是河南省三大城市(开封、光州、周家口)之一,人口10万以上。潢川2014年末总人口85.78万人,常住人口66.29万人。全年出生人口7869人,出生率11.87 ‰;死亡人口3825人,死亡率5.77‰;全年自然增长人口4044人,人口自然增长率6.1‰;城镇化率达47.1%,比“十一五”末提高了8个百分点。[19] <br>民族<br>总人口中,以汉族为主,占99.5%;另有回、壮、苗、满等19个少数民族,占0.5%,其中,回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3.8%。

推荐平台

客服微信

关注公众号,生活更简单

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