庐阳微帮

时间:2017-04-19意向客户:
  • 品牌名称:微帮平台
  • 认证状态:已认证
  • 庐阳微帮微信号:aaa992878
  • 所在地区安徽省
  • 加盟状态:招商中加微信aaa992878抢占名额
  • 粉丝数量
  • 庐阳微帮广告价格
庐阳微帮简介

 庐阳区,隶属于安徽省合肥市,是省会合肥的核心城区,是合肥老城区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金融中心,位于合肥市区中心和北部,庐阳区以合肥老城区为主体,向西北延伸与长丰县、肥西县接壤。全年气温冬寒夏热,春秋温和,四季分明是一个适宜居住的生态型城区。区域面积139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60万(其中,户籍人口48万),现辖9个街道、1乡1镇和1个省级开发区(庐阳工业区)[1]  。庐阳区是全省经济、文化、金融中心。著名的旅游景点有“张辽威震逍遥津”古战场,曹操点将“教弩台”,清末北洋大臣李鸿章故居等。[2] 2011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“2011-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区”;2012年被安徽省政府表彰为“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地区”;2013年被安徽省委、省政府表彰为“安徽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市、县(市、区)”。

640.webp (2).jpg

历史沿革

庐阳区始建于1949年2月,当时称合肥市第一区、第二区,是合肥市老城区,其文明历史可追溯到西周时代。正因为庐阳区是合肥市中心区域,故庐阳区建置从属于合肥市建置沿革,庐阳区为合肥市行政区划组成部分。合肥古为淮夷地,商代称虎方,西周称夷虎。春秋战国时期,先属楚,后属吴、属越,再后又属楚。秦朝置合肥县,属九江郡。西汉时先属淮南王国九江郡,后淮南国废,设九江郡,合肥仍属之。汉武帝元封五年(前106年)四月,合肥改属扬州九江郡。东汉建武六年(30年),刘秀封功臣鉴谭为合肥侯,改合肥县为合肥侯国,历4世,废国为县。汉献帝建安五年(200年),曹操派刘馥任扬州刺史,单马造合肥,为扬州治。三国时,魏文帝黄初二年(221年),合肥县改属淮南国;四年,改属淮南郡。明帝太和六年(232年),改属楚国。齐王嘉平元年(249年),改属淮南郡。吴、魏在合肥地区进行过多次争夺战,魏以合肥为重镇兼扬州治。西晋时属淮南郡。南朝宋置南豫州,于合肥县地置汝阴县,属南豫州南汝阴郡,为郡治。梁武帝改属汝阴郡,为南豫州治;复又置合州,属合州汝阴郡,为州、郡治。北周宣帝时属北周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年)改汝阴县为合肥县,改合州为庐州,属庐州,为州治;大业初,改庐州为庐江郡,属庐江郡,为郡治。唐朝时改庐江郡为庐州,先后属庐州、淮南道庐州、庐江郡。后梁、后唐时属吴国庐州。后晋、后汉时属南唐庐州。后周时属后周庐州。北宋时先后属淮南道庐州、淮南路庐州、淮南西路庐州,均为州治。南宋时,庐州曾为金占领,寄治巢县,旋即收复,仍为州治。元朝时,先后属淮西道庐州路、河南江北行省庐州路。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(1364年),朱元璋占庐州,改路为府,先属江淮行省庐州府,后属江浙行省庐州府,为府治。明朝时先属中书省直隶庐州府,后属南京直隶庐州府,均为府治。清初属江南省庐州府。清康熙六年七月甲寅(1667年8月30日),江南左布政使司改为安徽布政使司,安徽正式建省,属安徽省庐州府。民国元年(1912年),庐州府废,直属安徽省。民国3年(1914年),全省分为三道,属安庆道。民国17年(1928年),废道,直属安徽省。民国21年(1932年),置行政督察区,属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区。民国29年(1940年),改属安徽省第二行政督察区。民国34年(1945年),抗日战争胜利,安徽省省会从立煌(今金寨)迁至合肥,省政府机关驻区境。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。2月,合肥市设区,第一区、第二区在今庐阳区境内。1951年11月在第一、第二两区基础上成立东市区。1960年6月,东市区更名为南市区,同时成立南市人民公社,实行政社合一。1963年8月南市区更名为中市区,撤销南市人民公社。2002年3月6日,合肥市实行新区划建制,中市区更名为庐阳区。[3] 2016年3月17日,中共安徽省委、省人大常委会、省政府、省政协机关迁址公告:经国务院批准,中共安徽省委机关(合肥市长江中路39号)、省人大常委会机关(合肥市屯溪路435号)、省人民政府机关(合肥市长江中路221号)、省政协机关(合肥市宿州路317号)自4月1日起开始搬迁,5月1日起在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正式办公。

640.webp (1).jpg

行政区划

1998年,中市区辖:三牌楼街道、县桥街道、寿春街道、益民街道、亳州路街道、金寨路街道、安庆路街道、双岗街道、东风街道、逍遥津街道。2000年,中市区辖10个街道。区人民政府驻阜南路10号(原中市区人民政府驻地)。2002年,中市区更名为庐阳区。庐阳区辖原中市区寿春、逍遥津、光明、安庆路、双岗、县桥、益民、亳州路、三牌楼、鼓楼10个街道,面积136.86平方千米。从原郊区划入三十岗1个乡,杏花村、大杨2个镇。将董铺水库、大房郢水库库区划归庐阳区。2002年12月,庐阳区辖:三牌楼街道、县桥街道、寿春街道、益民街道、亳州路街道、安庆路街道、双岗街道、逍遥津街道、鼓楼街道、光明街道、杏花镇、大杨镇、三十岗乡。2004年,撤销杏花村镇设立杏花村街道办事处。2004年底,庐阳区辖11个街道、1个镇、1个乡。繁华的长江中路2005年6月,庐阳区进行行政区划大调整,原寿春街道管辖范围整体划入县桥街道。逍遥津街道和鼓楼街道也合二为一,成为新的逍遥津街道,逍遥津街道办事处仍驻淮河路4号。在合肥的北部,新成立海棠街道,杏林街道。海棠街道管理机构以原鼓楼街道机关为基础组成,办事处办公地点暂驻宿州路170号(原鼓楼街道办事处驻地)。杏林街道管理机构以原寿春街道机关为基础组成,办事处办公地点暂驻寿春路197号(原寿春街道办事处)。调整杏花村街道管辖范围:东与产业园区交界,北与长丰接壤,南以二环路往西沿西线铁路至四河村区域范围。杏花村街道办事处仍驻茨河路。刘冲、尚店、邵大郢三个行政村和兴业社区划归庐阳产业园管理,原双岗街道的临泉路以北部分划入杏林街道管辖。庐阳区仍辖11个街道、1个镇、1个乡。[5] 至2005年年底,庐阳区辖三十岗乡、大杨镇和逍遥津、三牌楼、益民、光明、安庆路、县桥、双岗、亳州路、杏花村、杏林、海棠等1乡、1镇、11个街道及1个庐阳产业园,有8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14个村民委员会。区人民政府驻濉溪路287号。2011年,庐阳区总面积139.32平方公里,辖1乡1镇、11个街道和1个工业区。[2] 2012年3月,庐阳区再次区划调整:将三牌楼街道、县桥街道并入逍遥津街道。将安庆路街道、光明街道、益民街道合并,新设立三孝口街道;以路为界,调整双岗、亳州路、杏林、海棠4个街道管辖范围;重新划分杏花村街道管辖范围,增设四里河、林店2个街道;保持三十岗乡和大杨镇行政区划不变。调整后,庐阳区辖1个乡、1个镇,9个街道:逍遥津街道、三孝口街道、亳州路街道、双岗街道、杏花村街道、海棠街道、杏林街道、四里河街道、林店街道、大杨镇、三十岗乡。

人口

2000年,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:庐阳区总人口243430人,其中各街道人口(人): 寿春街道 12997、 鼓楼街道 8038 、逍遥津街道 7810 、三牌楼街道 17278 、县桥街道 8822 、益民街道 28169、 安庆路街道 36870、 光明街道 22807 、亳州路街道 36445、 双岗街道 64194。庐阳区(17张)2002年,人口37.14万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30.47万人。有蒙古族、回族、藏族、维吾尔族、苗族、彝族、壮族、布依族、朝鲜族、满族、侗族、瑶族、白族、土家族、哈尼族、傣族、黎族、畲族、高山族、水族、纳西族、土族、撒拉族、仡佬族、锡伯族、阿昌族、羌族、塔吉克族、京族等民族分布。2011年,庐阳区总面积139.32平方公里,人口62.5万。

推荐平台

客服微信

关注公众号,生活更简单

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